发布时间:2025-10-15 16:58:09    次浏览
2017年国考已经开始报名啦,小伙伴们都已经找到心仪的职位了吗?别急着报名,报名前下面这些细节需要先掌握!报名时间报名时间:2016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2016年11月27日。报考年龄有限制 注重基层工作经历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被称为国考,近几年的国考,每年报名人数都超过百万人,可以说是国内最热门的考试,今年国考有哪些要求呢?1报考年龄在“国考”报考条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报考年龄,今年国考规定:报考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也就是在1980年10月15日至1998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的人员可以参加报名,其中也有例外,2017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也就是1975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2基层工作经历“国考”非常注重基层工作经历。今年国考,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到基层建功立业。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5%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16年10月。注意:这些特定人员不能报考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都不能报考。此外,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也不得报考。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注意了!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这些信息与去年不同! 1 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和相关招录部门网站查询。 【今年新增中央编译局、文化部两个部门,新增葡萄牙语一个语种。】 2 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分别查询。 【新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 3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外语水平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专业科目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各占40%、30%、30%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 【新增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考试科目和成绩占比。】 报考时,以下几点需明确: 1 提前备齐报名所需证件 最基本的,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哪些人员不能报考。比如2017年国考政策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再比如,在职公务员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2 职位选择需理性 自身的优势劣势、职业理想、考试能力、文理擅长、目标城市等都是需要理性思考的要素。“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3 网上报名需诚信 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此外,小编还有几个实用小建议送给努力备考中的你们: 1 提前备齐报名所需证件 建议考生提前备考毕业证书、学历证书、身份证、计算机等级证、团(党)员证等证件,以免在报名的时候手忙脚乱。 2 需选择最佳报考时机进行报名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一般持续10天。每年报名,从第五天开始可谓进入报名高峰期,尤其是最后三天,往往会呈现“井喷”。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报名结束之后的审核期内不能改报职位,故此,各位考生最好错开高峰期,提早对照职位表选取合适职位,该出手时就出手,给自己预留出足够的审核时间。 3 考前复习需充分 避免裸考心理 小编建议大部分裸考族,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应制定好复习计划,先把国考复习资料梳理一遍,找出薄弱点再重点攻克。祝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来源:厦门国税微宣传供稿:综合厦门国税、新华社稿件